美日韩三国领导人预计将到日本广岛出席七国集团(G7)首脑峰会并举行会谈,共同应对来自中国、朝鲜和俄罗斯的安全挑战。中国对于三边同盟的可能性保持高度戒备,国关专家认为,尽管短期内三国关系不太可能发生质变并正式结盟,但是可以在情报共享、核磋商、台海突发事件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发展远程打击能力。
俄罗斯近日确认为中国两座反应堆供应高浓缩铀。拜登政府的高级顾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深化合作可能颠覆数十年来稳定的核军控国际局面。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的援助可能会帮助中国更快地扩展核武库,美国亟需重建本国核力量和加强核威慑态势。
美国国会近日举行台海冲突兵推中,一周内有数万解放军成功登台但是损失惨重,双方胜负难分。参与兵推的军事专家建议,美国亟需加速生产远程反舰导弹等关键武器,加快军售交付和联合军演,美台需要一起战斗并且达到2+2=5的效果。
继美国逮捕中国海外秘密警察站人员、重挫中共海外统战阵线之后,中国政府试图加大侨务立法努力、笼络海外侨胞。专家建议美国需要加强警惕并采取严厉措施,反制和打击中共操控海外华人、施展影响力的步伐。
台海一旦开战,台湾将难挡解放军空中攻势?军事专家认为,台湾空军面临地理、数量和整合能力上的多重挑战,美国亟需帮助台湾建立多层次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并考虑出售远程打击武器,阻止解放军打击台湾的关键空军基地。
美国国防承包商近日或将到访台湾,讨论联合生产武器的计划,增强台湾防卫能力。军事专家建议,联合生产可能比军售更加快速地满足台湾的武器需求,双方应着重发展短程防御武器,加强台湾本土国防产业的产能和韧性。
从扩大开放军事基地、“肩并肩”军演到“2+2”对话,近日美国、菲律宾深化军事合作的动作不断。国防专家认为,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扭转前任的反美政策、积极重振美菲联盟,向中国释放威慑信号,减少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但是菲律宾也有可能会在潜在的台海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官方就台湾总统蔡英文和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历史性会晤发出严厉谴责,但似乎并未配有剧烈的军事回应。国防专家认为,出于多重内政外交顾虑,中国此次可能不会祭出佩洛西访台时一样的军演和导弹发射。
美国国防部官员近日宣布大幅提高弹药产量,但未必可以满足乌克兰战争中的弹药消耗速度。国安专家警告,乌克兰战争也凸显出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在台海战争中可能面临的挑战,美国亟需评估总体弹药需求,采取多种举措提升弹药生产和国防工业基础,向中国展示美国能够在长期消耗战中向台湾实际投送和补给弹药及武器系统的能力。
美国总统拜登组织的第二届全球民主峰会即将在乌克兰战争及中国推进威权模式的阴影下召开。美国司法部高官星期二在峰会前夕强调,美国将继续防御中国等专制国家实施跨国镇压、施加恶意影响等非法活动。
菲律宾总统近日表示,新增四个可供美军使用军事基地将包括菲律宾北部地区。军事专家认为,这些基地将使美国能够更好地在该地区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并且得到后勤补给支持,遏制中国在台湾和南中国海的挑衅活动,美菲两国接下来应继续加强联合军演,武器出售和联合巡航活动。
从台湾马祖的断网事件到南中国海电缆建设延宕,中国干扰亚洲海底电缆的动作不断。专家警告,中国已将灰色地带战术扩展到海底,连接台湾与外界的14条海底电缆很容易成为中国的攻击目标,台湾应联合盟友制定应急计划,对中国采取反制手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展开第三任期的首次讲话中说,要强化中国军队现代化,使其成为“钢铁长城”。然而美国国安专家认为,习近平在第三任期将继续深化“军民融合”和间谍活动,偷窃西方技术,以更低廉的成本加快建设解放军,美国应该对此加强出口管制和反间谍系统建设。
俄乌战争爆发后,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环境急剧恶化,中国是否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仍悬而未决。美国国会议员表示,美国将携手与波罗的海三国捍卫自由,因为中国正在密切观察该地区国家在俄乌战争中的反应,这将影响中国对侵略台湾的决定。
台海局势紧张之际,中国多省市近期挂牌成立国防动员办公室。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当局提高从平时到战时转换能力的一部分,有助强化中共对基层募兵和国防动员的集中控制,但距离建成能支撑攻打台湾的全面战时体制还有一段差距。
自美国击落中国间谍气球后,加拿大最近表示发现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监视浮标,阻止了中国在该国空中和海上的监视企图。有国防专家认为,随着军力大幅提升,中国试图在海外铺设监视网络来获取情报,西方国家需提高警惕并加强情资共享和国防投资。
随着美中紧张加剧和间谍气球争议发酵,美国高官及议员近日接连会晤台湾官员。军事专家警告说,中国若攻占台湾,将洞穿第一岛链,摧毁美国同盟体系、独霸印太,并以强权即公理的极权模式来取代国际法和普世价值,世界将进入一场新帝国时代。
在全球目光聚焦中国间谍气球并争论不休时,情报官员和专家指出,对美国及全球安全的真正威胁来自中国多年来暗中铺设、遍及西方社会的间谍网络。
从三年的清零防疫到政策大转弯后的三周快速过峰,中国当局决策背后的逻辑与动机何在?研究中国防疫管理多年的台湾医疗人类学家刘绍华最近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中国的病毒清零运动已变成爱国事件,防疫造成的次生灾害和中国人民遭受的心灵创伤将长久难以磨灭。
在春节假期结束,中国各地复工之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星期一表示,本轮新冠疫情已接近尾声。然而美国之音通过采访了解到,许多偏远地区严重缺医少药、村干部渎职缺位,导致农村老人死亡激增。以往春节前喜气洋洋地忙办年货,如今却是“街头大喇叭哀乐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