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驻国会记者
美国国会共和党人推出新法案,目标在于警告中国协助俄罗斯规避国际社会的金融制裁将面临的后果。民主、共和两党议员普遍表示,如果北京选择对莫斯科提供援助的话,“制裁会是考虑选项”。
拜登总统星期五将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讨论俄乌局势。国会方面目前有关中国能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有什么样的讨论?下面连线美国之音记者李逸华带我们了解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对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演说引燃华盛顿民主、共和两党新一波对乌克兰的团结支持。议员们纷纷表示,国会将以跨党派合作的方式为乌克兰尽快提供所需的帮助。与此同时,有共和党领袖批评拜登总统对乌克兰宣布的最新一轮安全援助仍不够充分。
美国国会对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天的演讲作何回应?我们现在连线美国之音驻国会记者李逸华。
美国情报界官员星期四(3月10日)表示,乌克兰生物实验室没有生产武器,也没有进行任何危险研究。这位情报界领袖严厉指责这种散播与事实相反的言论是俄罗斯“典型的”虚假信息宣传手段。与此同时,有议员担忧这可能是俄罗斯“假旗行动”的新方向。
美国情报界官员表示,尽管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变得紧密,但中国在看到国际社会反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动后“感到不安”。情报界领袖还称,中国正在为其没有批评俄罗斯行为而付出代价。
美国国会众议院周三通过了《支持乌克兰人民》的法案,凸显了两党对乌克兰团结一致支持的立场,不过,民主和共和两党在如何援助乌克兰的具体做法上出现分歧。有关详情,下面连线美国之音记者李逸华为我们介绍。
多位美国国会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提出最新法案,目标在于协助台湾抵抗中国军事威胁,并寻求利用金融制裁措施遏制中国以武力统一台湾的企图。议员们表示,“如果习近平想仿效普京的入侵行动,那他将面临经济孤立和重大的金融制裁”。
美国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呼吁拜登政府的下一年度预算计划必须增加至少5%的国防开支,以应对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构成的长期威胁。
美国国会两党同声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军事入侵行动,严厉指责普京 “双手沾满鲜血”,参议院外交领袖直言“要将克里姆林宫逐出国际社会”。与此同时,有多位共和党人批评登总统的制裁措施力度不足,敦促拜登加大施压并为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协助。
美国国会两党一致严厉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入侵行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共和党领袖英霍夫稍早发表声明呼吁,“国会两党与拜登政府尽快合作,阻止普京的行动,在目前这种危险的态势下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支持,在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民主威胁下进一步加强欧洲安全。”下面连线美国之音记者李逸华为我们掌握国会方面最新情况。
美国国会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哈特兹勒(Rep. Vicky Hartzler, R-MO)提出新法案,目标将禁止中国共产党官员及其家人进入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深造。哈特兹勒还披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女儿习明泽在哈佛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仍继续就读美国研究所。哈特兹勒说,美国不应该“帮助那些积极破坏我们国家的人”。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两处分离地区的“独立地位”,并宣布派遣部队进驻“维和”。此举引发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强烈担忧,有议员直言莫斯科的行动“等同于入侵乌克兰”,还有议员呼吁拜登政府尽速对俄罗斯施加制裁。
美国国会参议院跨党派议员呼吁各界在北京冬季奥运会期间聚焦中国人权问题,并称此时是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权现状的最佳时机,同时向北京当局施加压力。
众议院上周通过大型投资法案,为提升美国竞争力与中国展开抗衡提供资源。法案接下来将与参议院版本的类似法案进行协调。有关详情,下面连线美国之音记者李逸华带我们了解。
多位美国国会共和党人本周推出最新议案,锁定对所有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成员及其直系亲属进行制裁。值得关注的是,制裁对象也包括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及其家人。议员们在声明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必须为其令人发指和令人不安的人权侵犯行为承担责任。”
美国国会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华尔兹(Rep. Michael Waltz, R-FL)谴责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拒绝在冬奥会期间播放一则由他录制,内容为指责美国企业漠视中国人权侵犯问题的电视广告。
美国国会众议院周五(2月4日)通过《2022年美国竞争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这项大型投资法案目标为加强美国国内供应链、先进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以提升美国竞争力在全球领域与中国抗衡。
2022年冬季奥运会周五(2月4日)正式在北京拉开帷幕。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 D-CA)在赛事开始前夕对参赛选手的安全表示担忧。佩洛西呼吁运动员不要冒险为人权发声激怒中国政府。她称,中国政府是“无情的”,“一点善意都没有”。
多位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本周登场前夕接连发声,要求保护美国运动员的人身安全、言论自由及个人隐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