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中国反腐要学新加坡。学什么?人民网刊文说:新加坡反腐“关键在严惩”。新华网则说:新加坡反腐要“拧紧法治发条。”有观察人士说,腐败已成为中国官场和百姓的生活方式,将深刻“影响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中纪委:反腐重在严惩*
中国主要官媒人民网星期一(1月20日)发表文章说,新加坡反腐主要有三方面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维持政治稳定和严厉惩治腐败。人民网说该文章是“从中纪委网站上”转来的。人民网这篇文章标题是:新加坡反腐四条举措:严惩贪腐是关键。
文章说,经过30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到1990年,新加坡已经由一个“腐败猖獗的东南亚旧殖民地一跃成为高效清廉的国家。”
1990年,新加坡全国人口大约300多万。“中纪委”网站这篇文章说,1990年,新加坡有公务员6.5万人,“因违纪受到处分的有99人,占公务员总数的千分之1.5。”
这篇主张反腐用重典的文章和前几天习近平在中共18届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遥相呼应。习近平在那次会议上说: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来反腐。
*中国“贪腐”公务员有多少受罚?*
中国有公务员710万人,具体因违纪受到处分数字不详。但据人事部网站2007年10月介绍,2003年,中国有14213公务员受到政纪处分。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26个省市区市和部分中央机关有8496公务员受到政纪处分,“其中有950人受到开除处分。”
中纪委不久前披露:去年全国有18万党员干部受到处罚。新华社2012年10月9日报道,18大召开之际,中共领导人“再次重申反腐倡廉的决心”,并表示过去五年已有超过66万名党员干部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则有超过2.4万人。
2012年“两会”期间,中国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说:“中国的公务员已超1000万”。刘锡荣的数字来源是前国新办主任新闻发言人赵启正。
凤凰网曾根据财政部在2012年出版的最新的《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数据,2009年底由中国财政实际供养人数超过5700万人……到2012年,中国财政供养人口已超过6000万!
如果按照这两个数字比,那么中国公务员受到处分的百分比,并不一定比新加坡大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中新两国政治制度不同:两者虽然都是“一党执政”但新加坡总统和议会是民主选举的。
*新华社:新加坡反腐重法治*
就在中纪委监察部的网站上,也有一条新华社本月上旬发出的新闻:新加坡反腐,廉政发条时时拧紧。文章说,新加坡反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法治。
但是,中国经常在司法领域里提倡并实践的“从重、从快、从严”理论,是和法治精神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
针对“中纪委”“人民网”这篇要中国学新加坡反腐“严惩腐败”之观点,有网友在新浪微博加以评论:
王铁生:对反腐败的思考:全球反腐的办法就是三点:教育、预防与严惩。香港、澳门与新加坡均是如此,我国也是一样。为什么我们就越反越腐。问题就出在“谁是领导者” 、是否“重典严惩”与能否接受媒体监督。我们是党独家抓,“怕乱”,只能神密悄悄查,怕严惩后影响党的形象,必然是搔搔痒,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
*网友:腐败成为国人生活方式*
导演王小列:中国一位官员在考察时询问新加坡有没有腐败,新加坡官员说:“我们不敢说消除了腐败但腐败已不再是制度性的,他不再是官员的生活方式,而且他被控制在社会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同新加坡相比,我们的腐败不仅成为官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生活的现在和将来。
甲四丁:毛将军谈反腐: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毛新宇委员认为,在加强法律制度保障、严惩腐败的同时,还要治本,也就是要提高党员的马列主义水平,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清廉国家排前三的丹麦、新西兰、新加坡,想必马列毛学习开展得轰轰烈烈。
力量在风中回荡:体制是过渡名词,不是简单的多党//@张培09:未必,专政同样可以反腐,只要司法独立,官员财产向民众公示,立法严惩贪腐…新加坡一党专政,对腐败惩治力度大,成了最廉政国家…就是朱元璋时期,立重典贪官活剥皮,明初官员也是清廉的!
解疑周医生:中央目前反腐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是否能坚持还是未知数,因为腐败的面太大,人数太多,如果太严,恐怕很难进行下去,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因此,如何操作才能使反腐成功呢?香港、新加坡都有很好的经验,何不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划定一个时间吧,以前的就不再追究了,以后的腐败必须严惩,这才能继续下去 。
漫步人生:在看CCTV13报道的郑州房妹时间,记者说“按照公务员的工资,根本买不起这么多房子。”突然想到,如果按照正处级的标准,能不能买得起一套房呢?再向下的科级、科员呢?只能拿死工资的话,哪个能买的起房子?换句话说,你能指望一个居无定所的人为官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我只是从人性出发说的 。
*中纪委:反腐重在严惩*
中国主要官媒人民网星期一(1月20日)发表文章说,新加坡反腐主要有三方面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维持政治稳定和严厉惩治腐败。人民网说该文章是“从中纪委网站上”转来的。人民网这篇文章标题是:新加坡反腐四条举措:严惩贪腐是关键。
文章说,经过30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到1990年,新加坡已经由一个“腐败猖獗的东南亚旧殖民地一跃成为高效清廉的国家。”
1990年,新加坡全国人口大约300多万。“中纪委”网站这篇文章说,1990年,新加坡有公务员6.5万人,“因违纪受到处分的有99人,占公务员总数的千分之1.5。”
这篇主张反腐用重典的文章和前几天习近平在中共18届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遥相呼应。习近平在那次会议上说: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来反腐。
*中国“贪腐”公务员有多少受罚?*
中国有公务员710万人,具体因违纪受到处分数字不详。但据人事部网站2007年10月介绍,2003年,中国有14213公务员受到政纪处分。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26个省市区市和部分中央机关有8496公务员受到政纪处分,“其中有950人受到开除处分。”
中纪委不久前披露:去年全国有18万党员干部受到处罚。新华社2012年10月9日报道,18大召开之际,中共领导人“再次重申反腐倡廉的决心”,并表示过去五年已有超过66万名党员干部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则有超过2.4万人。
2012年“两会”期间,中国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说:“中国的公务员已超1000万”。刘锡荣的数字来源是前国新办主任新闻发言人赵启正。
凤凰网曾根据财政部在2012年出版的最新的《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数据,2009年底由中国财政实际供养人数超过5700万人……到2012年,中国财政供养人口已超过6000万!
如果按照这两个数字比,那么中国公务员受到处分的百分比,并不一定比新加坡大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中新两国政治制度不同:两者虽然都是“一党执政”但新加坡总统和议会是民主选举的。
*新华社:新加坡反腐重法治*
就在中纪委监察部的网站上,也有一条新华社本月上旬发出的新闻:新加坡反腐,廉政发条时时拧紧。文章说,新加坡反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法治。
但是,中国经常在司法领域里提倡并实践的“从重、从快、从严”理论,是和法治精神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
针对“中纪委”“人民网”这篇要中国学新加坡反腐“严惩腐败”之观点,有网友在新浪微博加以评论:
王铁生:对反腐败的思考:全球反腐的办法就是三点:教育、预防与严惩。香港、澳门与新加坡均是如此,我国也是一样。为什么我们就越反越腐。问题就出在“谁是领导者” 、是否“重典严惩”与能否接受媒体监督。我们是党独家抓,“怕乱”,只能神密悄悄查,怕严惩后影响党的形象,必然是搔搔痒,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
*网友:腐败成为国人生活方式*
导演王小列:中国一位官员在考察时询问新加坡有没有腐败,新加坡官员说:“我们不敢说消除了腐败但腐败已不再是制度性的,他不再是官员的生活方式,而且他被控制在社会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同新加坡相比,我们的腐败不仅成为官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生活的现在和将来。
甲四丁:毛将军谈反腐: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毛新宇委员认为,在加强法律制度保障、严惩腐败的同时,还要治本,也就是要提高党员的马列主义水平,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清廉国家排前三的丹麦、新西兰、新加坡,想必马列毛学习开展得轰轰烈烈。
力量在风中回荡:体制是过渡名词,不是简单的多党//@张培09:未必,专政同样可以反腐,只要司法独立,官员财产向民众公示,立法严惩贪腐…新加坡一党专政,对腐败惩治力度大,成了最廉政国家…就是朱元璋时期,立重典贪官活剥皮,明初官员也是清廉的!
解疑周医生:中央目前反腐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是否能坚持还是未知数,因为腐败的面太大,人数太多,如果太严,恐怕很难进行下去,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因此,如何操作才能使反腐成功呢?香港、新加坡都有很好的经验,何不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划定一个时间吧,以前的就不再追究了,以后的腐败必须严惩,这才能继续下去 。
漫步人生:在看CCTV13报道的郑州房妹时间,记者说“按照公务员的工资,根本买不起这么多房子。”突然想到,如果按照正处级的标准,能不能买得起一套房呢?再向下的科级、科员呢?只能拿死工资的话,哪个能买的起房子?换句话说,你能指望一个居无定所的人为官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我只是从人性出发说的 。